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是商学院(2014年04月—2023年04月),现设有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财会金融系、市场营销系、工程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物流管理与工程系7个系部和数智管理与应用、智慧旅游2个实验实训中心,拥有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设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计算金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金融工程、数字经济15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学为学校高水平建设学科,旅游管理专业为山东省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数字经济专业类别为学校重点布局建设的硕士学位点。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不断推动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中心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积极倡导教学研究、学术研究,注重组织性科研工作。近3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38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得国家一级学会教学成果奖24项,省级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等教学大赛获奖27项,发表SCI、SSCI、南大核心、EI、CSCD、北大核心等高水平论文36篇(其中SSCI/SCI一区论文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标志性教学成果11项。建有1个山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山东半岛区域数字文旅研究)省级人才团队,1个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拥有烟台市社科普及教育(南山学院徐福文化传承研究)和烟台南山学院文旅科普教育(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教育)2个市级研究基地,建有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研究、“智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跨学科创新和徐福文化传承研究3个校级科研平台,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学院积极同南山控股及国内科技领军、链主、瞪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三元制”(三元主体、三元角色、三元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实现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全方位增强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校企产多方共赢。联合共建南山文旅产业学院、智慧供应链管理产业学院、南山智慧营销产业学院、南山大数据财金产业学院4个现代产业学院,参与全国现代旅游饭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精品旅游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现代金融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数字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物流产教融合共同体、济南市科创金融产教联合体6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拓宽与高水平院校、高层次科研院所的协作渠道,建设校外实验实训基地85个,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院不断健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建”的“能力导向,竞赛驱动”的特色培养路径,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形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实验实训课程为载体、以专业社团为依托、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为检验的特色培养体系,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形成赛、教、研、学互相促进的局面。通过实践训练、校内外各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825项,发表论文235篇、获得授权专利18项,获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国男子大学生职业联赛、山东省青少年足球联赛(大学组)、山东省大学生第七届艺术展演、山东省大学生校园艺术节器乐专项展示活动等奖励21项,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学院显著的办学特色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良好评价,近5年本科生就业率均超过90%。历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了很高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许多毕业生创新创业取得优异成绩,或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优秀管理者、或成为某学科、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专业水平、能力素质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